澳門曾受葡萄牙管治,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之一。仁慈堂的前身「仁慈堂弟兄會」是在十六世紀澳門開埠不久成立的,在澳門生根發芽,可以說仁慈堂的歷史與澳門歷史是一起交織發展的。而仁慈堂的創辦人賈尼勞主教(D. Belchior Carneiro)也是澳門早期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,他參與了一五八三年澳門第一個政治機構--澳門議事會的創辦工作。仁慈堂的歷史比澳葡政府的歷史還悠久,它清晰地反映了與澳門之間的關係--根源密切相連。
早在1485年,是當時的葡萄牙攝政女王唐娜.萊昂諾爾(D.Leonor)推行的社會服務改革最為重要的時期,她於1498年8月15日創立里斯本弟兄會。之後,更開始在世界各地展開建立同性質的機構,澳門仁慈堂的成立就是這項活動的一個體現。
到了1569年,即賈尼勞主教到達澳門一年後,他創立了仁慈堂,並施行有效的管理。賈尼勞主教遵循天主教救治社會的原則:應該給饑餓的人食物、給乾渴的人飲水、給衣不蔽體的人衣物、給窮人和朝聖者庇護、給生病的人醫療並且讓死去的人得以安息。以自我奉獻的善行,成立了澳門歷史最悠久的社會慈善機構--澳門仁慈堂。
在賈尼勞主教寫給耶穌會大主教的信中,正式提到了仁慈堂的成立:「當我來到這個以上帝之名聞名的港口時,當地還沒有太多葡萄牙人的房屋。我來到這裡不久就成立了一家醫院,既對天主教徒也對非天主教徒開放。我還成立了仁慈堂弟兄會,為所有窮苦人家和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救濟……」這清楚顯示了他在弟兄會的領導地位。1581年雖因健康關係推辭了所有管理職務。而他依舊深切關注積極回應澳門的需要,並設立了一家麻瘋病院。一些文史資料和當時畫作展示了他經常親自照顧麻瘋病人。上述設施和善行,使賈尼勞主教領導弟兄會在澳門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篇章。這所麻瘋病院就是澳門有史以來第一所社會福利服務機構。
賈尼勞主教創立的機構,幾個世紀以來持續正常運作,而管理規章亦沿用至今。
澳門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繁忙的貿易港口,擁有配置妥善的社會福利設施,對此,「仁慈堂弟兄會」的成績是功不可沒的。一直以來,本會都順應社會環境而作出調整,適應不同的政局,從而為本身的慈善事業取得一定經濟資源,並在澳門的社會事務,甚至政治事務中發揮作用。當然,該機構的核心工作始終是圍繞其故有宗旨,為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援助,忠於葡萄牙王國天主教文化信仰來進行社會服務。
在悠長的歷史中,仁慈堂不僅為社會基層提供醫療和社會救濟,更參與金融等領域的活動,包括:協助向未受監管之經濟活動徵稅;扮演銀行的角色,發放信貸;推動博彩業的發展等。澳門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,或多或少也都曾有仁慈堂的參與和見證。
仁慈堂是澳門葡人社團中的重要團體,會員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和土生葡人。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,仁慈堂以全新的積極姿態迎接特區的成立,其中包括:斥資修葺屬下的社會服務設施;開辦托兒服務;成立仁慈堂博物館等等。現時,仁慈堂屬下的社會服務部門有安老院、托兒所、盲人重建中心等。
早在一個多世紀前,仁慈堂已在本地開展長者服務,所在地便是廣為人知的「婆仔屋」,是仁慈堂當年收容無依婦孺的院舍,目前婆仔屋已改建為文化藝術中心。
如今設址於高園街的仁慈堂安老院,是為孤苦無依老年人而設的院舍,安老院在二零零一年進行了擴建和翻新工程,新院舍落成後可供一百二十位長者入住。重建後的安老院在設備和管理方面均是澳門最先進的長者院舍之一。
在二零零二年,仁慈堂開辦了托兒所,提供葡語和中文的學前教育,彌補澳門葡語托兒服務的不足。仁慈堂托兒所可托管258名年齡由六個月至三歲的嬰幼兒,並且因應社會的需求正進行擴建工程,日後可為更多的幼兒和家長服務。
盲人重建中心創辦於一九六零年,是澳門唯一一所為視覺受損的人士而設立的社會服務中心。中心在二零零三年進行了翻新工程。主要為失明人士提供活動場所、職業技能訓練,如毛線編織、藤編等,以助他們重返和融入社會。
除了固有的社會服務項目,本會更因應不同時期的社會需求,適時以專案形式進行捐獻,為社會貧困人士和家庭、以及有需要的地方如災區等提供支援。
此外,仁慈堂除了是一所慈善機構外,還肩負起傳承和發揚天主教和土生族群豐富的文化遺產之責任。二零零一年仁慈堂博物館開幕,展出了本澳天主教文物,館藏反映了早期西洋文化經澳門傳入中國的歷史。大部份館藏由仁慈堂的成員借出。現在,博物館已成為澳門其中一個旅遊景點,每天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。
如今,座落於仁慈堂右巷的仁慈堂總部大樓,經過一番修葺之後,面貌煥然一新。
其中,仁慈堂新設施之一的會員中心於二零零一年一月開始運作。會員中心位於仁慈堂右巷總部大樓旁,它不僅是仁慈堂的會員和他們的親屬聚首聯誼的地方,還是華人社群及其他人士的社交好去處。中心內除了備有報刊、電視及電腦等,亦附設有小餐廳,供應午膳、茶點和土生葡人傳統食品。
作為澳門社會內的活躍團體,仁慈堂正以嶄新的精神和面貌為特別行政區市民服務。